又是一年毕业季@毕业生:这些“求职陷阱”要小心

首页 > 快讯 > 又是一年毕业季@毕业生:这些“求职陷阱”要小心

又是一年毕业季@毕业生:这些“求职陷阱”要小心

2024-07-15 10:18:36 · 澎湃新闻 · 1185人阅读

求职陷阱

又到一年毕业季,广大高校毕业生即将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努力寻找工作的机会。面对这些职场“小白”,别有用心的人开始蠢蠢欲动,各种套路和骗局尽出。日前,锦州公安发布典型“求职陷阱”,并提醒各位毕业生一定要小心谨慎,避免上当受骗。

境外高薪诱骗陷阱

现在很多骗子把违法犯罪活动包装成境外“高薪”工作,成功引诱求职者上钩后,可能会被拐骗到境外从事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拒绝工作或“业绩”不达标者,可能遭遇非法拘禁、虐待等人身伤害。

防范提示:看到这种境外高薪诱惑一定要查一下经营公司是否具备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以及这个行业的平均薪资水平,如果高出很多就要考虑是否有陷阱。

传销陷阱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缴纳费用或者以购买商品等方式取得加入或发展他人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一般以亲友极力推荐的途径传播,基本都以轻松赚大钱、无须面试直接上岗为噱头。传销面试或工作地点都比较偏僻且转换频繁,公司业务不能清晰说明。

防范提示:高校毕业生务必清楚传销属于违法行为,在求职中要了解传销的基本特征,对发展下线的宣传,要保持头脑高度清醒,防止陷入传销设计的圈套中。

“刷单诈骗”陷阱

一些诈骗分子打着高薪兼职、点击鼠标就赚钱、刷单返现等幌子进行诈骗。其特点是门槛较低,号称轻松兼职、薪酬丰厚。

防范提示:毕业生不要轻信既轻松又赚钱的好差事,应了解当前岗位的市场薪资水平,要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如果真的遇到了,那么掉下的往往是陷阱。

“培训贷”陷阱

个别中介机构或用人单位以高薪就业作为诱饵,向高校毕业生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须向指定借贷机构贷款支付培训费用或直接收取培训费用。培训结束后,相关机构或用人单位往往难以兑现承诺,或推荐的工作与原先承诺相差甚远,毕业生可能会面临身负高额借贷或投入高价培训费用,又没有实现就业的不利局面。

防范提示:毕业生要增强辨别意识,看中介机构或企业是否合规合法且经营正常,看其经营范围是否包含培训内容,看承诺薪资是否与社会同等岗位大体一致,慎重签署贷款协议或含有贷款内容的培训协议,注意保留相关材料。

“扣证件”陷阱

有些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借保管或经办社会保险、申办工资卡等业务名义,扣押求职者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个人证件原件。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可能会用你的居民身份证从事不法行为或者开银行卡等。

防范提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扣留他人居民身份证,求职者不要将证件原件交付他人,如有需要,仅向有关人员出示即可。需要提供证件复印或者影印件的,要在合适位置注明具体用途。

转载须知:为了各类职场、就业、考公和考证资讯的普及与分享,职业动力欢迎您转载,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

相关推荐

文章热榜

换一换